一、生活化朋友圈不就是晒吗?
说到生活化,很多小伙伴说:我现在的朋友圈就很生活化啊,但翻翻她的朋友圈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晒!
那,到底什么才算是生活化的朋友圈呢?毋庸置疑,天天硬广告刷屏肯定不是。那,针对第二个误区很多人就比较懵了“我晒吃晒喝就是为了打造生活化的朋友圈啊,让样不是更接地气吗”。
方法错了!所以,我们要明确的是,生活化的朋友圈,并不是事无巨细,全发到朋友圈里,而是要有明确定位,经过选择、裁剪。
有些宝妈,一天到晚就是晒娃,而且孩子也不好好收拾下,邋里邋遢就出镜;有些人,生活中、工作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上朋友圈发泄;有些人,斤斤计较,占了别人便宜还要炫耀。
还有些人,朋友圈天天发泄莫名其妙感伤的话,甚至指桑骂槐。这几类朋友圈,固然是生活化的,也超级接地气的,但会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自然是不利于自我营销的。
所以,打造生活化的朋友圈,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是谁?我希望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给别人一种什么样的印象?我想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粉丝面前?别人提到我,我希望最先想到的标签是什么?
比如,我希望我自己,是富足的、自由的、有趣的、有爱的、有学识的、有正能量的——这基本上算是普世价值了。那么,我们就要努力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我的生活化朋友圈,也会展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围绕这个目标,我给自己的朋友圈定出了如下生活化的关键词:
读书、爱生活、爱思考、勤奋努力、女儿懂事、老公贴心、有爱心、感性.......
这些,就是我的“营销核”,围绕这些营销核去写每一条朋友圈文案。每一条朋友圈,都反应了某一个生活化的侧面,许多条朋友圈,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兔妈形象。
比如,用我前几天发的早餐的朋友圈来拆解说明一下:
坚持做一件正确的事就像吃早餐,常吃某种食物你肯定会烦,但还不能不吃。
所以,你要做的是换着花样吃。做事也一样,可以停下来放松,但不能停滞。
这条朋友圈的发布时间是早上6:41,配的图是早餐,说明此时此刻我正在吃早餐,图片上就是。
第一句:坚持做一件正确的事就像吃早餐。这是我的感悟,说明吃早餐的功夫我也有在思考。衬托出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第二句:给出明确的结论。吃早餐要换着吃,做事也可放松放松,但不能停滞。不仅体现我比较重视营养均衡和健康,更体现出我凡事坚持的秉性,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写的朋友圈有多好,只是说:生活化的朋友圈不只是简单的晒,晒得过程中要有你这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这样你的形象才会立体。晒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能体现你的“营销核”。
二、专业化朋友圈?我不专业,怎么办?
什么是专业?专业意味着你不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推销员,而是一个当别人遇到问题,会主动想向你请教的专家,再不济也是达人!
很难吗?其实,打造专业化的朋友圈,比打造生活化的朋友圈,要容易的多。
成为专家有两个要素:一是自己成为专业人士;二是让别人以为你是专业人士。这就需要你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学习、总结和归纳,提高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你要在朋友圈里不断地发声,不断地写专业的内容,塑造你的专家形象。通俗地说,就是让别人知道你是专家。
自己成为专业人士,其实也不难;买一批书,订阅一些该领域牛人的公众号和微博,有条件的话,听听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经常学习、总结、归纳,一两个月,就能基本入门,五六个月,就能成为半个专家,起码也比普通人懂得多。然后把只是用于实践,为自己解决问题,也帮别人解决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要勇于写作分享,这是成为专家达人的最好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你学的内容就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你就能成为专家、达人了。
自己成为专业人士,是学习、总结、归纳的过程,让别人以为你是专家,则需要不断地表达、发声。
最简单的做法,读书时摘抄一点内容,你可以拍一页书的内容进行展示,告诉大家你在读什么书。
反馈式的朋友圈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帮助了谁解决了什么问题,谁反馈了什么,这些都是专业化的一个体现。
你做什么样的产品,就在这个领域做专业,围绕这个点,一直做深、做细。比如你是做服装的,你的朋友圈可以是各种穿衣搭配,比如上班族怎么穿,居家怎么穿,大长腿怎么穿,平胸怎么穿,个子低怎么穿,苹果型身材怎么传,梨形身材怎么穿,非常非常多......
你可以用记事本把你的想法都记下来,有时间就找一条写出来,发一条朋友圈。
当你在某一个领域持续发声,一直给大家解决问题,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达人。你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在替自己打广告,但因为你是在分享有用的信息,大家并不会反感你。
专业化的要点是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知道自己面对哪些问题,知道自己的受众有哪些问题,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你能解决的问题越多,自己就越专业。一句话,生活化让目标受众信任你的人品,专业化让目标受众信任你的实力。唯有做到生活化+专业化,朋友圈才能多卖货、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