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农村电商微商发展前景很美。阿里巴巴提出“千县万村”计划,要在三五年内建立2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2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并花大力气培育身兼淘帮手、村拍档和信息员功能的农村合伙人;
京东在全国2200个区县贴钱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2017年年底已初步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覆盖;
中国邮政早在2012年就以“邮掌柜”农村电商系统为媒介,将触角延伸到农村,裂变式发展线下网点、运营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他们的落子布局已经明确告诉市场,农村电商微商大有可为。
但与此同时,扎到农村电商微商的大池塘里,陷阱也不少。农村电商微商的发展,需要考量两个基础条件的发展程度。第一是物流水平。当前的物流水平,尤其是在农村,最多也就是一个“矮脚虎”,“神行太保”的能力还只是一个传说。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实现村村直接通邮”是其中一项,意味着农村电商发展正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提及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等。
可见,农村电商发展几年来还处在跑马圈地、夯实基础的阶段,物流行业在农村尤其是我盟这样的边远地区能发挥出多大的能量,还需持续观察并分析判断。
第二是商品“上行”和“下行”的共同发育。对农村电商来说,或许商品“上行”才是农村电商能否真正发挥效用、蓬勃发展的核心。
农村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不假,但农村也是一个庞大的供给市场,农村电商能活下去、活得好,更大程度在于农村提供的产品能否通过互联网推广出去,农村真正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技术服务能否通过互联网买进来。
“互联网+农村”无疑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巨大革命,从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到农业技术和农村生活服务流通,这个市场没有活跃起来,农村电商就难以摆脱过去简陋单一的“淘宝村”模式。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前两年涉农电子商务中,只有1%盈利、4%持平,却有7%严重亏损、88%略有亏损的实际情况存在。
要赶上农村电商和微商的特快列车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要在这片竞争的海洋里先活下来,然后才能想办法活得更好。能否抓住机遇,对所有看好“互联网+农村”的阿拉善人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