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端着有偶像包袱的人
“有效沟通”、“精准表达”、“一分钟讲清楚你的方案”、“降低交流成本”、“打破沟通障碍”……这些看起来正确的用词高频出现在今天的知识付费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引导我们更高效地对外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它也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无聊。
直接、简单地表述有时候少了些人味,特别是离开了工作和学习环境,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时候,如果还是习惯性地用射箭那样直戳要点的逻辑去聊天,话题十有八九会被聊死。
那些容易把天聊死的人就像冰块,长期以往,我们也会渐渐远离那些经常把话题送到冰点的尬聊大师。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哥林多前书 13:1
销售如果太执着于表面“话术”,而不在意对方的即时“需要”,懂得越多,说的越多,越招人烦。
“我们是互动式教学法,你听过互动式吧,特别好......”
“你这样死记硬背肯定没有用啊,你为什么非选择那么落后的学习方式呢?”
谁遇到这样的销售不会远离三分?
客户不是在课堂更不是在听老妈唠叨。带着说教的语气去做咨询,往往会让话题止步。说好听这是好为人师,说直接点这就是情商低。
聊天聊成演讲现场的人
销售咨询中客户很怕遇见一种销售,自己一个人高谈阔论,不给客户留话语空间,或者话都说不清却要求客户理解他的意思。他们越在自己的语言世界里洋洋得意,客户听得越无语。
自我沉醉在独白式的对话之中,只会把天聊得又沉又醉。不少人会将自己的不善言辞以“直率”之名转移,也会将自己的不善倾听以“自嗨”为转移,却不曾努力去改善自己的聊天方式。
坏习惯长期养成的结果就是:聊天的时候,既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稍微引导对方表达,自己少说多听,形成互动,就有可能促成相互的理解。
精神科医生马克·郭士顿分享了一种避免自己话唠的“交通灯法则”:
在谈话的前20秒钟,你面前的灯是绿的,只要你的谈话内容与对方有关,他是会喜欢你的;接下来的20秒钟,灯是黄的,人们开始对你的谈话内容逐渐失去兴趣,认为你啰嗦;在40秒钟的时候,灯变红了,这个时候你最好停下来。除非你非常善于交谈,不然凡是说话超过半分钟的人,都会让对方觉得唠叨。
当我们察觉到客户没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时,听听对方是怎么说的吧,别自己唱独角戏。否则强迫客户听我们的废话只有两种后果:
一、他很想怼回你。
“你自己说的,你都能做到?”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你不了解我的情况。”
二、他不想搭理你。
“你很专业,但是我还有点事儿。”
“谢谢你,我考虑考虑。”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会快速让咨询结束。
不自信不敢表达态度的人
微信上经常能见到一些丢表情包像轰炸机一样的人,斗图永远斗不过他,一旦见面了就安静地坐在桌边的小角落不吭声,线下没有了表情包,直接影响了他的正常表达。还有一些人,面对面聊天的时候只会傻笑,对方说什么她都回:“对,对,对”、“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两类人表面上是营造了和谐的讨论氛围, 实际上却是潜意识的社交恐惧让他们下意识地用看似诙谐和附和的方式,去掩饰真正的尴尬和紧张。他们倾听了很多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怕说错话,也怕对方无法接话,既害怕自己不受欢迎,更害怕为对方带来麻烦,所以暗暗地做一个旁听者。
说话谨慎一点、有品位一点、学会倾听一点、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顺着别人的话讲下去,这些都没有问题,只是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聊天状态也很容易得到“噢,你这话我没法接”的反应,因为你正在逼对方唱独角戏。
其实这类人,归根结底还是在聊天时的关注点问题,他们时刻关心自己是否说错话,是否表现的谦卑有礼,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当然,注重这些固然是好的,但若一直盯在上面,一定没办法好好和人聊天。因为你压根不关心对方在说什么,想什么,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