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问题去问风投行业的人,他们会给出标准答案:看市场容量和前景、商业模式、团队及治理结构、业绩现状及增长等。综合起来有四点:市场、商业模式、团队和运营现状。这个问题并不难,难在我们对这几点的理解,理解角度、深度的不同影响了我们对一个项目的判断。
第一,如何判断市场?
市场主要指容量和增长率。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某某市场规模有几万个亿,租赁行业、配件行业市场容量有几千个亿。可是,那真的是一个才成立一两年的互联网公司能够染指的吗?市场容量应该是指能够“够得到”的细分市场。所以,公司的负责人在向你阐述市场情况时,是否给自己定了细分市场,对细分市场的规模、增长情况、竞争格局、业务模式都有所调研了解,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把握清楚了市场。
第二,商业模式到底是否成立?
商业模式”是电商语言体系中被提及最多、最重要也最难说清楚的一个问题。各类文库中对商业模式的或浅或深的定义非常多,通俗理解就是“如何赚钱”。然后我们听到的很多的商业模式描述是:通过线上平台聚集大量终端用户,去掉中间环节,连接用户和供给方实现高效对接,解决用户买到真货、价格合理、服务快速的痛点,解决厂家/代理商降低渠道成本、拓展更多用户的痛点。未来还……其实,这并不是商业模式的全部,仅是其业务模式。
商业模式应该至少包括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三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判断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业务模式指新的业务流程如何; 盈利模式指在业务流能够产生盈利的关键点、盈利方式、盈利多少;运营模式指“构想如何落地“,包括管控体系和营销策略。精英智汇在调研了业内很多电商项目,大多在盈利模式上较模糊或不具有可行性,运营模式缺失较多。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期评选出了2016年度“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阿里巴巴、滴滴、百度、华为、腾讯五家中国公司上榜)。其评选的标准是:这些公司“必须得拥有真正的创新技术,以及实用又野心勃勃的商业模式”。目前行业内的电商大多为“野心勃勃”有余,“实用”不足。
第三,团队能力如何?
“互联网公司出身人员+金融或风投公司人员+行业内资深代理商/个人“基本为行业电商创业团队的标配。这样的配置也的确说明了电商业务的创建必须要有技术、资金和经验。
在创业初期,投项目就是投人!关键合伙人的背景介绍中包括学历、从业公司、岗位级别、特长。通俗地讲,互联网公司最终能存活下来的都是优秀的,其中的管理人员也必须是优秀的、聪明的,智商+情商都不低的,并且有坚韧的毅力和充足的个人魅力。
因此,团队合伙人的毕业院校至少应该是高等院校一本的(不要盲目相信国外大学,野鸡大学也很多,需要辨识)、工作过的公司在其细分领域中是排名靠前的、做过的职位级别至少是副总及以上的。否则其眼界格局、人脉资源、专业特长及团队合作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一家创业型公司获得长远发展。回身细数,行业外的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基本都具备这些素质。
除此之外,还有价值观的一致性、对事业的热情、实际控制人和股权结构等方面,需要侧面或长期了解。
第四,通过指标看运营现状如何?
对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投资热情已经渐渐理性,至少风投公司都“学聪明“了,不再只凭你说”只要有了大量线上用户,未来想做什么做什么,然后就上市“的描绘而随意砸钱给你。
所以尤其是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投资,要看未来,更要看现在!关键的指标有三个:
-
真实用户量。在一定的时间内,注册用户量和活跃用户量的规模如何,这需要投资者自己心中计算,此规模的比例如何;
-
目前业务成交规模和增长曲线。反映成长速度和稳定性;
-
费用和赢利/亏损额度。费用主要反映管控能力和投入侧重点。如果已有赢利,说明商业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是成立的,如果亏损则要判断是商业模式问题还是时间问题。
其他关于业务未来的规模和赢利空间,则要依靠“感觉”了。
事实上,真正成功的合作都要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即使是成功后回顾所说的“凭感觉”,也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之上的一种高情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