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食风”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蛋糕甜品店之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国人眼中,蛋糕之流一定是需要在过生日、节庆日之类才会上桌的食物之一,仪式感远远强于日常食欲。但现如今人们对于蛋糕之类的甜品已经是属于高频率的消费水平,这一“仪式感”强烈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加之蛋糕的造型也是越来越奇特,口味也是越来越多变,市场消费空间被进一步加大,产品线丰富的同时,也培养了了一批潜在消费者。
对于众多创业者而言,开一家蛋糕店在他们眼中似乎是一件好事。毕竟,一个6寸的生日蛋糕往往就能卖出近百元的售价,看上去真的算是暴利行业。那么,事实上蛋糕的利润到底有多少?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属于暴利行业呢?
主打高端定位的蛋糕店可能会用奇高无比的价格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如一个6寸的动物造型奶油蛋糕售价可以高达400元,这种事情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价格的蛋糕噱头意义远远大于实际食用价值,且售价中有将近一半都付给了营销。
就算是上文中提到的6寸生日蛋糕,售价百元左右,利润也远不是大家想的那般暴利。以最受大众欢迎的水果蛋糕举例,植物奶油加水果罐头,这些成本不到10块钱,加上人工、包装一个蛋糕大概在30元左右;这么一看利润率是挺高的,但是还是需要算上水电、房租、运费之类,这样一摊,每个蛋糕其实远远算不上暴利,纯利润能维持在30块钱就算很不错的。
当然了,蛋糕的尺寸越大利润自然也就越高,18寸的蛋糕利润就能做到50%,再加上造型新颖且样式好看,利润还能再往上涨个20-30%。不过这并不属于蛋糕店每日都能碰到的好事,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利润在30%左右的居多。
因此,如果开店糕点走大众路线,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暴利行业,顶多是能赚点小钱。真正暴力的是那些专做私家蛋糕的小店,随随便便搞一个噱头就敢随地要价。不过这种类型的蛋糕店一般不适合大众消费,市场面还是较窄。如果想提高利润,还需要从产品造型以及附带的其他价值属性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