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鲜蜂表现出了较为乐观的态度,称在获得中商惠民战略投资后,将继续保持对公司的独立经营权,而中商惠民将全面助力爱鲜蜂的拓展经营,力争在2017年实现规模盈利。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何承轩
2月9日,中商惠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商惠民”)宣布,完成对O2O社区电商爱鲜蜂的战略投资并控股,具体投资数额和占股比例等交易细节则并未透露。中商惠民是一家从事B2B分销批发的电商公司。
在一份新闻稿中,爱鲜蜂表现出了较为乐观的态度,称在获得中商惠民战略投资后,将继续保持对公司的独立经营权,而中商惠民将全面助力爱鲜蜂的拓展经营,双方合力打造社区电商的新商态,力争在2017年实现规模盈利。
而就在前两日,“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在微博上爆料称“中商惠民收购了爱鲜蜂”。爱鲜蜂创始人张赢否认了收购传言,表示双方是战略合作。中商惠民方面则不予置评。
爱鲜蜂生死劫:裁员、估值下滑和差点“失去控制权”
爱鲜蜂于2014年成立,主打30—60分钟上门配送的“掌上便利店”服务,通过吸引社区夫妻店入驻平台,然后通过微信商城或者APP平台上根据LBS定位将货品配对到最近的商店,而终端的物流则采用店铺自营,以此来解决用户的即时消费需求。
不过,伴随着O2O行业的退潮,2016年6月开始,爱鲜蜂开始陷入“大裁员”的传闻。7月,消息得到佐证,爱鲜蜂1100名员工砍至约700人,佛山、广州、深圳等地团队相继被清算撤离,同时包括COO刘爽在内的多位高管也相继出走。最重要的是,新一轮融资的资金未能顺利到账——最近一轮是2015年9月,来自高瓴资本、钟鼎创投、天图资本、红杉资本等机构的“7000万美元C轮融资”。
当时,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告诉媒体,“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爱鲜蜂融资拖了半年了,如果顺利的话应该是在今年春节前完成的,实际是因为估值上包括(融资)数额上有比较大的分歧,但是钱肯定是能融到一些的,只不过会出现类似估值打折扣的情况。”而爱鲜蜂在C轮融资时,亿欧网对其估值的报道是3亿美元,在其他报道中也一度超过10亿美元。
2016年11月,爱鲜蜂宣布获得美团点评新一轮融资时,双方则并未透露此次融资的金融、估值、出让股份,只是称将在社区O2O及即时配送服务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在公开数据中显示为“数千万美元”。此次融资后,爱鲜蜂曾被多方质疑被美团点评控股,创始团队股权遭到稀释,很有可能失去控制权。
爱鲜蜂方面否认了该传言。张赢称:“我们和美团的关系就是战略合作,你不能把他理解成并购。创始团队一直是对公司有控制权,并且整个业务一直向前推进。”与这次和中商惠民的合作如出一辙,张赢仍旧极力强调爱鲜蜂创始团队还保有控制权。
另一方面,查阅工商注册资料可以发现,中商惠民旗下子公司,北京惠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1月20日更名为北京惠民鲜蜂科技有限公司。股东除中商惠民外,还有上海领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其企业法人为爱鲜蜂联合创始人张小铭,创始人、CEO张赢也为股东和执行董事。
“中商惠民”看上了爱鲜蜂什么?
这次控股爱鲜蜂事件,也将原本相对低调的“中商惠民”推到了前台。
成立于2013年5月的中商惠民,旗下网站“惠民网”以B2B为基础业务,通过自建仓储和物流,从供应链端深入,希望对社区超市和便利店进行改造升级。2016年9月,中商惠民宣布获得13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中创资本、达晨创投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据传融前估值达到20亿美元。
此次投资爱鲜蜂,对中商惠民来说,最大的好处还是可以进一步打造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渠道闭环。这一领域的玩家,还有“店商互联”、“掌合天下”、“货圈全”等公司。而京东在2015年成立的“新通路”和阿里在2016年推出的“零售通”平台,也是其中有力的竞争者。
对于纯粹的B2B公司来说,不拓展到C端领域,想象力空间似乎有限。B2B生鲜电商果乐乐近日也开设了首家B2C零售门店,其创始人陈功伟表示,现阶段B2B竞争很激烈,想要盈利比较困难,虽然依靠供应链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赚钱,但想要真正盈利,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零售中。
不过,之前获得美团点评融资时,张赢也曾向媒体表示,之后“将跟美团的零售板块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进军新零售业务。”但看来这项计划未有进展。而这次,爱鲜蜂和中商惠民的抱团取暖,会更可行一点吗?
(编辑 / 吴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