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行生鲜发布公告宣称,由于北京的交通情况难以保障物流时效,食行生鲜将暂停北京市场业务,加大华东市场投入。据企业表示,食行生鲜北京自提点已全部有序撤出,用户退款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今年初以来,美味七七倒闭,一米鲜被百果园收购,众多生鲜电商企业在资本寒冬中倍感艰难。全国近4000家生鲜电商企业,95%亏损,仅有1%盈利。尽管生鲜电商盈利之路无比艰辛,但生鲜仍是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之一,以及万亿级的潜在市场规模,吸引了前仆后继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
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增长80.8%。预计到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渗透率达到7%。
华东生鲜电商巨头是否不服北京水土?
2012年从苏州起步的食行生鲜,采用了自建冷链物流并在社区设立冷藏自提柜的全新商业模式,得到了资本青睐,三年内就累计获得了4.7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据悉,食行生鲜在苏州市场投放的500多个自提站点已实现盈亏平衡,并高速拓展上海市场,上海自提站点已达1100多个,公司月订单量也已突破100万单。
然而这家在华东市场当之无愧的生鲜电商巨头,却不得不宣布全面撤离北京市场,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食行生鲜创始人张洪良告诉记者,食行生鲜在北京未能有效复制华东市场的自建冷链物流模式,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配送,达不到生鲜尤其是蔬菜所需要的配送时效,配送成本也居高不下。虽然公司向顾客承诺超时赔付和不满意就退款,但补救措施只能消除顾客的不满,却不能保障准时必达让顾客满意。同时,公司在华东市场高速扩张,2016年站点数量增长2倍,订单量增长近5倍,用户量增长近4倍。高速增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从北京市场撤出人员和设备是战略上的紧迫需要。
张洪良还告诉记者,食行生鲜是有序撤出北京而非溃败,两年之后还会重返北京市场,所以食行生鲜和顾客、物业友好、有序地办理退款、结清租金、清理现场,留下了良好形象,许多顾客都在食行会员微信群里留言希望食行不要撤走或尽快回来。
张洪良透露了食行未来两年的扩张计划,2017年和2018年将在苏州、上海、无锡三个城市每年总新增1500个站点,预计2018年,站点数量高达4705个,并实现规模化盈利。然后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用大投入一举拿下北京市场。
资本如何看待生鲜电商和食行退出北京?
对于这个问题,食行生鲜B轮领投方天图投资CEO冯卫东告诉记者,生鲜电商潜力巨大,未来可能占到生鲜市场的半壁江山,是一个万亿级潜在市场,但目前仍处在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在模式得到充分验证之前过快扩张,很可能就是烧钱复制错误模式,不符合精益创业思想。
但由于领先企业都存在竞争恐慌,希望尽快占领全国市场并封杀竞争对手成长空间,食行生鲜在拿到充裕的投资后也不可避免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提前进入了北京市场,现在看来确实是操之过急了。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天图理解并支持食行生鲜退出北京、聚焦华东的战略调整,这样能够共用苏州的大部分供应链,大幅提高效率,聚焦的市场规模也足够,仅在上海做到100亿销售规模也不成问题,何况还可就近占领周边城市群。
天图考察了众多生鲜电商,最后选择了食行生鲜,主要就是认为食行模式的订单执行成本最低,但需要自提冷藏柜这样的固定资产投入,所以其规模经济性来源于订单密度而非全国订单规模。超过临界订单密度,食行的综合成本就低于传统的菜市场,也只有这样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网上卖菜,而非仅卖高档水果、肉食等高客单价产品。目前食行生鲜的蔬菜销售占比遥遥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而蔬菜作为最高频的生鲜商品,又带来了高的复购率和留存率。
记者从易观智库生鲜电商APP 10月排行榜看到,食行生鲜APP在用户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上有明显优势,位列生鲜电商APP TOP5。这从侧面印证了冯卫东的分析。
“所以,我认为食行的模式已得到验证。但即便如此,仍然需要仔细斟酌扩张策略。生鲜电商是一个本地化生意,区域密度经济性非常明显。那些在全国跑马圈地的生鲜电商,目前都面临资金链极度紧张的困境。食行在苏州的许多小区都达到了60%的家庭渗透率,我希望食行尽快在上海复制苏州的成功”。冯卫东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