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竞争时代,百分之八十几的项目都朝着公链的风口涌入,当时公链被誉为行业的突破口,甚至被称之为行业的“正名者”。岂料,一年过后,公链热度骤降到零度以下——死的死,逃的逃,活着的项目也呈现病恹恹的状态:tps无法支撑规模化的商业级应用、生态活跃不足、流量增长呈负值、团队分崩离析……
这时候,有一种声音称:只有联盟链能够很快提供商业应用场景落地,所以联盟链才是最终出路。对此,骆驼不敢苟同。骆驼始终认为:公链是最终出路,哪怕当前无法支撑商业级应用,但它在解决中心化呈现出的腐败、作弊、篡改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是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很多人把当前的公链问题归结于商业应用,认为整个行业没有寻找到好的落地应用。实际上,落地应用不少,只是底层技术还没发展起来,再好的应用搭建在当前的公链上,都只是伪需求。举个例子:某个打着去中心化社交的项目在各大社区流传后,即便一开始一大批用户涌入,后来由于流量过大,导致项目出现卡顿现象,你会选择使用该项目还是使用微信?
哪怕大家都知道微信会存在被监管的问题,但是用户体验度好,哪怕聊天内容被监控,我们平民也还是使用它。微信最初推出的时候也是问题多多,甚至不少人安装后就卸载掉,再后来偶尔会出现问题——相比之下,短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由于短信交流成本高、等待时间过长,逐渐被微信取代。
不信的话,反问一句:你多久没有使用短信联系朋友了?
也就是说,商业大潮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从书信到短信再到微信,人们选择的是信息传播效率更高、更灵活的方式——只要解决了信息传播中的断层问题,就有可能会被大众接受。
公链提供的底层技术同样如此,如果哪一天能够拥有高tps,能支撑大规模的商业级应用,这时候的区块链真正成熟,此时应用的落地才会遍地开花。言至此,想到前段时间eos链上的eidos空投,导致这个号称百万级tps的公链陷入瘫痪,资源极度匮乏,价格暴涨,几乎90%以上的账户一夜间成了僵尸号无法使用。
这个事件让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公链,重新定位公链当前的首要痛点。也就是说,如果底层技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商业级应用,你的应用场景再宏大,出发点再好,也没太高的价值。比如说个人隐私信息上链存证——话说我中心化的场景应用的好好的,凭什么会去寻找你这个当前又卡又繁琐的去中心化应用来存证呢?
比方说个人简历信息存证上链,并没有带来太大的价值:当前中心化主导下的商业场景没有出现信息方面的社会群体事件,人们就不会去可以寻找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个“伪需求”。
不少团队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制造出了一些“技术场景”,没有从商业的角度来判断,这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也就是说,很多应用场景在技术上来说是完美的,但放在商业体系来谈,并没有过多地价值支撑。
所以,不管去中心化也好,中心化也罢,能够适应市场、政策以及用户习惯的,最终才能存活。不过,技术的发展总有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是遭遇到了不少阻挠的声音。
同样,被誉为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咱们还是要耐心地等待,即便当前一些应用都是伪需求,我们也要给予这个行业一些时间。
作者:骆驼君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