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汽车(含奇瑞控股,下同)和长安新能源分别宣布成功完成增资扩股项目。
奇瑞汽车引入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青岛五道口”),募集资金为144.5亿元,届时,青岛五道口将持有奇瑞汽车51%的股份。
长安新能源则成功引入长新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南京润科产投4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28.4亿元,这四家战略投资者将共同持有长安新能源51%的股份。
记者注意到,这两家企业的增资扩股项目共同点甚多:都是“混改”项目;均放弃了对公司的控股权;引入的战投都是投资性质的机构或企业,而这些战投均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资本的投资其实能反映出一种风向,即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虽因补贴退坡等难题遇到了发展瓶颈,但投资方总体上仍对其发展有信心。
募资一波三折
事实上,无论是奇瑞汽车还是长安新能源,其增资扩股项目在此之前都经历了一波三折。
2018年9月,奇瑞汽车的增资扩股项目在长江股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但彼时其摘牌要求较高。奇瑞汽车方面要求,本次增资扩股项目的投资方必须为单一主体,不接受联合体增资,不接受委托(含隐名委托)方式增资。也就是说,新投资方需要单独向奇瑞汽车方面增资162.4亿元。
这无疑让很多意向投资者望而却步。在挂牌期满后延期了4次,奇瑞汽车仍旧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无奈之下,奇瑞汽车在今年9月重启增资扩股项目,将募集资金的要求下降了近19亿元。
今年11月,有消息称,有两家私募已经交付50亿元意向金,其中包括青岛五道口。不过,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另外一家私募最终入局的可能性更高。
奇瑞汽车内部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青岛五道口提供的条件丰厚。首先,整体挂牌增资成交价格比整体挂牌增资底价溢价1亿元;其次,青岛市即墨区是青岛五道口的重要基石投资者,这意味着青岛市即墨区将为该项投资“背书”;此外,青岛五道口还承诺“帮忙不添乱”等。
长安新能源的剧情跟奇瑞汽车相似。2018年5月,长安汽车将旗下新能源业务部分打包独立出来,正式创立长安新能源,当时便决定要引入社会资本。
2018年10月份,长安新能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然而,挂牌8个月后,长安汽车终止了公开挂牌增资事项,原因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趋缓,原本的意向投资者在兜底承诺、资产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加趋于保守。
在终止增资项目3个月后,最终长安汽车降低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要求。今年9月底,长安新能源重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
“在资本市场的寒冬时节,长安新能源能完成a轮融资尤为难能可贵。”长安新能源相关部分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他还向记者透露了长安新能源未来的规划——将在母公司长安汽车的技术实力支撑下,更加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计划在未来三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加快推进新能源专属平台的打造以及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仍是大趋势
奇瑞汽车和长安新能源增资扩股事项的一波三折或缘于公司经营不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两家最近的情况都不太好。”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2万辆,不足以让长安新能源达到盈亏平衡。
长安新能源2018年亏损2.27亿元,2019年前10个月亏损5.79亿元,累计亏损8.06亿元。长安新能源母公司长安汽车的日子也不好过,2019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6.62亿元,同比下降328.83%。
相对长安新能源来说,奇瑞汽车的“心理落差”或许更大。毕竟,奇瑞汽车曾凭借风云、qq、旗云等车型在2005年-2010年间迅速扩张,年销量从18.9万辆提升至68.2万辆,一举夺下“自主一哥”的称号,但之后又因为没有跟上市场的转变,迅速沉寂。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母公司奇瑞控股的净利润为-1.55亿元,负债总额高达68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76%。奇瑞汽车的净利润为-13.7亿元,负债总额也高达622.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次,奇瑞汽车显然不想放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口”。但正如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所说,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布局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母公司已自顾不暇的长安新能源以及负债高企的奇瑞汽车来说,布局新能源汽车不引入社会资本就难以为继,这或也是长安新能源和奇瑞汽车愿意放弃控股权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资本寒冬中、两家公司运营情况不佳时,产业资本为何仍然大手笔投入呢?
北京五道口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周建民表示,之所以参与奇瑞增资扩股,是仍然看好中国汽车行业长足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国际化方面的机会。
叶盛基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成为未来的发展大趋势已毫无疑问。”产业资本积极投入实属正常,他本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理性地去投资一些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发展是有意义的,真正有基础、有潜力的相关企业是值得去投的”。
叶盛基认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虽然目前遇到了瓶颈,但这都是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应该通过推动市场来解决,国家政府部门也都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培育产业链、降低成本、培养产品和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让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能够同台竞争。
?
?